贾科梅蒂的巴黎十四区******
光明日报记者 何农
贾科梅蒂最有名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诞生于他那间只有23平方米的工作室兼卧室。他的这间租来的工作室,在他死后物归原主,现在早已成了巴黎14区蒙巴纳斯街区无数外表老旧的公寓房中的一间。只有门口高悬的市政府牌子还能提醒路人,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诞生过无数名垂青史的作品。
《行走的人》 资料图片
2010年,《行走的人》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6500万英镑成交,刷新了当时雕塑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出生于瑞士意大利语区一个小村,终其一生,他都与那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他灵感的源泉、心的归属地、身的休憩所和躲避二战战火的世外桃源。也正是在那里,他在13岁时以当地的山水为主题画下了第一幅水彩画。
在这间曾经吸引过许多与他同时代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作家、哲学家、记者等前来拜访的工作室里,他对着模特创作素描或雕塑,与同道者高谈阔论,为名为《超现实主义为革命服务》的刊物写稿,同时也在这里居住、生活。屋角放了一张床。在一段时间内,贾科梅蒂和他的夫人以及他的弟弟——这两个长期给他当模特的人——一起住在这间尘土飞扬、连上个厕所都要出门长途跋涉的房间里。在他功成名就、有了支付能力之后,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给终日抱怨的夫人和弟弟在巴黎各买了一套公寓,但是贾科梅蒂仍然留在这里创作。从1927年租下这间房一直到死,除去中间有几年回瑞士躲避战火,他在这里租住了40年。
这个地方离他的老师安托万·布尔戴尔的工作室不远。他老师的老师、雕塑大师罗丹的家和工作室也在大约两公里的地方。1922年,他接受了父亲、著名后印象派画家乔瓦尼·贾科梅蒂的建议来到巴黎,在“大茅屋”艺术院与后来都逐渐成为世界级大师的那些画家、雕塑家们整天泡在一起。当然,他也免不了晚上去附近的那些著名酒吧和咖啡馆消磨时光,这些地方都离得很近。贾科梅蒂和同时代其他那些气味相投的艺术家们一样,甫一来到法国巴黎,就直奔蒙巴纳斯街区,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巴黎生活的主要活动范围,也就是在这个直径最多五六公里的小圈子之内。而他们的灵魂,即使在他们离开了巴黎乃至离开了人世之后,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贾科梅蒂的遗孀去世、他所有的作品被捐献给了“贾科梅蒂学院—基金会”之后,这个拥有贾科梅蒂最多作品的机构,决定还是在巴黎14区蒙巴纳斯街区,寻找一处能够符合艺术家生前的生活和创作氛围以及身后名望的处所,以便为他建立博物馆。最终他们选定了著名“新艺术”派装饰艺术家保罗·佛劳特亲自设计和曾经长时间生活和创作的私宅,作为贾科梅蒂博物馆。保罗·佛劳特曾经为巴黎第一座百货商厦、著名的百货公司乐蓬马歇做室内设计。而贾科梅蒂在贫困潦倒的时候,也曾和弟弟一起,接下一些室内装饰设计的合同,挣点零花钱、快钱,以保证他们在实在受不了狭小脏乱的工作室兼卧室的时候,能有条件去旁边的饭店住几天,换换环境。
博物馆面朝著名的蒙巴纳斯公墓,那里安息着诸如萨特等众多知名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这个贾科梅蒂生前也许从未走进、但一定从窗前多次走过的房屋,向左几十米,就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萨特女友、作家西蒙娜·波伏瓦的故居。而萨特和波伏瓦都属于在贾科梅蒂来到巴黎之后,就迅速在他周围形成的粉丝群中的一员。相信如果贾科梅蒂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也会对这样的安排感到满意。
在贾科梅蒂骤然离世之后,他的夫人搬离了那间租来的工作室。幸运的是,对自己丈夫的创作和作品充满深情和自信的艺术家夫人,尽可能地把那间著名工作室的所有摆设原封不动地搬离,包括一面满是贾科梅蒂即兴创作的内墙。这使得工作室现在得以在博物馆中被还原。
其实将其称作博物馆是不准确的。它真正的名称是“贾科梅蒂学院”。爱好者们可以来这里参观,看大师的真迹,研究者们则可以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
据说,贾科梅蒂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模特已经离开工作室之后才创作完成的。具体的形象只能为他带来灵感,抽象的他们才构成他的素描、绘画或雕塑作品。1937年,贾科梅蒂和来自爱尔兰的戏剧家贝克特(1906-1989)在左岸的花神咖啡馆相遇,很快两人便成为好友,他们一起观察来往的人,讨论艺术。周围形形色色的生活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他们手中或笔下抽象的形象,都来自一个一个生动具体的人物。1961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再次上演,贾科梅蒂欣然为其制作舞台背景。
多年来,“贾科梅蒂学院—基金会”将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轮流展出,并决定永不出售他的任何一件作品。而与贾科梅蒂作品一个侧面或一个细节相关的内容,则可能成为一次展览、一场交流的主题。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13版)
台媒:台积电被美夺走,留下“八大伤害”******
台湾《中国时报》12月21日文章,原题: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对台湾伤害多大?工程师曝八个恐怖影响半导体龙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设厂,台湾约有500名工程师赴美,引发全球关注,网络上更流传“台湾被掏空、美国公然抢劫”等言论。脸书粉专“工程师看政治”直言这波投产对于台湾伤害很大,并列出8点分析。
台积电日前宣布,团队将投资金额增加到400亿美元,除了将增加建造第二个更先进的工厂来制造3纳米制程芯片(预计2026年投产),还会将现有的5纳米厂增加设置4纳米制程芯片,而这也会将台积电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的芯片投资金额从120亿美元大幅增至约400亿美元,这不仅是亚利桑那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案,也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之一。
“工程师看政治”脸书粉丝专页20日以“台积电3、4纳米厂被带去美国的伤害有多大”为题发文,列出赴美对于台湾及台积电的八大影响:
一、直接流出的投资金额高达1.2兆台币。
二、人才被夺走,首批工程师赴美将有1000人,到2023年末人数预计翻倍。
三、这2000人的家庭与其后代总计3000到6000人,他们的消费以及未来的研发劳动力,很可能大多会留在美国。
四、相关供应链厂商外移,会造成大约5000个工作机会流失。不外移的,也会增加额外的营业成本。
五、台积电未必能如预期守住商业机密,因为身在敌营又领取对方补助,美国只要一纸禁令或停止付钱,台积电立刻就会大失血。
六、台积电将面临Intel当地的挖角竞争。
七、美国制造成本会高出50%以上,台积电的盈利必会受到影响,我们流失的对应税收将会贡献给美国。
八、高阶芯片厂被夺,硅盾减损,也连带降低台湾岛的防务地位与能力。
“工程师看政治”直指“未来损失的金额,远不止那1.2兆,失去的人才也不只是飞机载去的那些。美国巧夺台积电,无论说辞如何润饰,都是一个世代的、天文数字的资产掏空”。最大的灾难都是慢慢发生、慢慢侵蚀,“透过媒体包装/认知作战深入骨髓,人们无知无觉地被掠夺,资产一天一天消逝。今天的一切2013年就埋下种子,2016年开枝散叶,2020年守成,如今高歌收割果实”,“不管怎么看,在美国推手之下,台湾一天天被削弱,一步步往战火前进”。(作者林昀萱)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